<track id="rxlhj"><dfn id="rxlhj"></dfn></track>
    <form id="rxlhj"></form>

      <form id="rxlhj"></form>

      <listing id="rxlhj"><mark id="rxlhj"><listing id="rxlhj"></listing></mark></listing>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網站首頁
      學校概況
      機構設置
      人事黨務
      校園生活
      教學教研
      學生管理
      招生就業培訓
      實踐基地
      后勤管理
      您的位置:  首頁 > 教學教研 > 正文

      郴州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2-05-10 16:49 來源::
      歡迎關注郴州理工學校微信公眾號。

      ?

      郴州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

      ?

      ?

      專業名稱:

      電子技術應用

      專業代碼:

      710103

      專業負責人:

      陳俊霖

      執 筆 人:

      陳俊霖

      制訂時間:

      2020.10

      ?

      ?

      ?

      ?

      ?

      目 ?錄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5

      二、入學要求......................................................................................................................................................... 5

      三、基本修業年限................................................................................................................................................ 5

      四、職業面向......................................................................................................................................................... 5

      五、培養目標與業務范圍.................................................................................................................................. 6

      (一)培養目標........................................................................................................................................... 6

      (二) 業務范圍......................................................................................................................................... 6

      六、培養規格......................................................................................................................................................... 6

      (一)知識結構與要求............................................................................................................................. 6

      (二)能力結構與要求............................................................................................................................. 7

      (三)技能要求........................................................................................................................................... 7

      七、課程設置......................................................................................................................................................... 7

      (一)公共基礎課...................................................................................................................................... 7

      (二)專業基礎課程............................................................................................................................... 12

      (三)專業核心課程............................................................................................................................... 15

      (四)選修課............................................................................................................................................. 16

      八、專業素養訓練............................................................................................................................................. 17

      (一)入學教育......................................................................................................................................... 17

      (二)畢業教育......................................................................................................................................... 17

      (三)教學綜合實訓............................................................................................................................... 17

      (四)職業技能考證............................................................................................................................... 18

      (五)頂崗實習......................................................................................................................................... 18

      九、實踐教學建議............................................................................................................................................. 18

      (一)操作演示和訓練........................................................................................................................... 18

      (二)實習.................................................................................................................................................. 18

      十、教學活動時間分配.................................................................................................................................... 18

      (一)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活動時間分配................................................................................. 18

      (二)教學總學時分配........................................................................................................................... 19

      (三) 課程設置與教學進程。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進程......................... 20

      十一、實施保障與質量管理........................................................................................................................... 20

      (一)師資隊伍......................................................................................................................................... 21

      (二)教學設施......................................................................................................................................... 21

      (三)專業教學資源............................................................................................................................... 22

      (四)教學方法......................................................................................................................................... 23

      (五)學習評價......................................................................................................................................... 23

      (六)質量管理......................................................................................................................................... 24

      十二、畢業要求.................................................................................................................................................. 24

      十三、人才培養方案編制的有關說明........................................................................................................ 25

      (一)“1+X”證書制度及職業資格證.................................................................................................... 25

      (二)動態調整機制............................................................................................................................... 25



      2021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電子技術應用/710103

      二、入學要求

      普通初級中學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

      三、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四、職業面向

      表1? 職業面向表

      ?

      所屬專業

      大類

      (代碼)

      所屬

      專業類

      (代碼)

      主要職業類別

      ?

      主要崗位群或技

      術領域舉例

      主要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電子與信息大類

      電子信息類

      一線操作員

      設備電路維修工

      軟硬件工程師

      電子產品銷售員

      初始崗位:電子裝配工、銷售員、水電工

      發展崗位:控制系統維護員、銷售經理、PLC或單片機軟硬件工程師

      電子設備裝接工

      維修電工

      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

      單片機設計師

      PCB設計師

      “1+X”電子裝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表2? 典型工作任務

      序號

      典型工作任務

      工作過程

      1

      電子產品生產與質量管理

      接受部門工作任務,了解生產流程;按照裝配工藝卡片,完成產品部件的組裝;對自己負責的組裝部件數額及標識的確認,對上一級流水線工序的輔助檢查。熟知質量規范、測試規范;完成某一工序的產品質量檢測,記錄生產進程;對生產記錄進行統計分析,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因素;制定預防措施,持續改進,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抽取樣品進行質量檢測,寫質量檢報告。

      2

      電子產品測試與檢修

      接受部門工作任務,了解測試需求;制定測試計劃;設計測試流程;對負責測試的產品進行系統、全面的測試;記錄測試中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原因;針對故障現象進行檢修;撰寫跟蹤分析和報告,為產品是否可以發布提供依據,推動測試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對用戶反映的產品相關問題進行驗證。并協助技術支持工程師給用戶合理的答復或解決方案。

      3

      電子CAD

      建立原理圖器件庫;原理圖繪制PCB封裝制作;網絡表生成;PCB參數設置;手動布局手動布線與自動布線:設計檢查。

      4

      維修電工

      根據圖紙進行線路的鋪設和設備的安裝;根據電氣控制原理圖完成接線和調試;調試完成后進行試運行和控制設備的正常運轉;對故障進行檢修。

      5

      電氣控制電路的安裝與維護

      接受部門工作任務,制定產品安裝與維護方案;負責對產品進行安裝與維護,并對產品進行系統測試;對用戶進行產品使用說明;對用戶反映的產品相關問題進行驗證,并協助技術支持工程師給予用戶合理的答復或解決方案;寫跟蹤分析和報告,為產品是否可以發布提供依據,對產品在測試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

      6

      電子產品營銷

      負責代理商的特價申請,審批,貨期查詢及相關事宜;日常銷售;主動協助代理商開發新客戶;配合相關部及代部做好市場開拓,講座及技術培訓推廣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協助處理客戶的售后工作。

      五、培養目標與業務范圍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在電子整機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一般電子設備的裝配、調試與維修人員。

      (二) 業務范圍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一般電子設備的裝配、調試、維修和檢驗等技術工作,以及電子產品、電子元器件的采購和銷售工作。

      六、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知識結構與要求

      1、掌握電子設備、電子產品常用元器件與材料的基本知識。

      2、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本知識。?

      3、掌握典型電子整機的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與功能電路的作用。

      4、了解電子整機生產中所用到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

      5、了解電子產品營銷知識。

      (二)能力結構與要求

      1、能熟練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

      2、學會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圖和工藝文件。?

      3、能裝配、調試、維修、檢驗電子設備、電子產品。

      4、能操作、使用、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

      5、初步學會對電子產品生產工藝的管理。

      6、能借助工具書閱讀與專業相關的英文資料。

      7、初步具備電子產品的市場營銷能力。

      (三)技能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初級證書(或其他同等級證書)、外語水平等級考試初級證書(或其他同等級證書)及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如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無線電裝接工中級工證書、家電產品維修工中級工證書等,并達相應的技能水平。

      七、課程設置

      (一)公共基礎課

      1、思政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本課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時方位,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基本內容,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職業生涯規劃

      教學要求: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的能力,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

      教學內容: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理想;職業生涯發展條件與機遇;職業生涯發展目標與措施;職業生涯與就業、創業;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與調整。

      職業道德與法治

      ?教學要求:本課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幫助學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基本要求,了解職業道德和法律規范,增強職業道德和法治意識,養成愛崗敬業、依法辦事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了解公民道德與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誠信、公道、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良好職業道德。

      教學內容:個人禮儀、交往禮儀、職業禮儀;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基本規范;法律法規基本常識;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民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環境保護法、知識產權法;企業規章制度。

      心理健康

      教學要求: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職業興趣,提高應對挫折、求職就業、適合社會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學會有效學習,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積極生活目標,培養責任感、義務感和創新精神,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職業心理素質。

      教學內容: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悅納自我、健康成長;和諧關系、快樂生活;學會有效學習;提升職業心理素質。???

      哲學與人生

      教學要求: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與人生發展關系密切的知識,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生發展重要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人生的健康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教學內容:從客觀實際出發,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堅持實踐與認識的統一、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會中發展自我、創造人生價值。

      2、語文

      教學要求: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和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內容:閱讀與欣賞;口語交際:介紹、交談、復述、演講、即席發言、應聘、接待、洽談、答詢、協商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寫作:便條、單據、書信、啟事、通知、計劃、調查報告、求職信、應聘書等常用應用文的寫法;廣告、策劃書、設計說明等職業文體的寫法,普通話要求過級。

      3、數學

      教學要求: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

      教學內容:集合;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立體幾何;三角計算及其應用;負數及其應用;邏輯代數初步。

      4、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言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英語

      5、計算機應用

      教學要求: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學生能夠根據職業需求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發布信息。使學生能夠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自覺抵抗不良信息。

      教學內容: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的使用;因特網應用;文字處理軟件應用;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應用;演示文稿應用;局域網組建。

      6、體育與健康

      教學要求:能選擇有利提高專業素質的運動項目,具有自我評價體育鍛煉效果的能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為主力的體能素質水平;基本掌握兩項以上體育技能,不斷提高運動能力;具有改善與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養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

      教學內容:健康教育;田徑項目(跑、跳、投);體操項目(支撐、攀登、懸垂、騰躍);球類項目(足、籃、排);健身類、娛樂類、養生保健類和新趣類運動項目。

      7、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以學生參與藝術學習、賞析藝術作品、實踐藝術活動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種藝術門類和專業藝術特色的綜合性課程,通過藝術作品賞析和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丁解或掌握不同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原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豐富學生人文素養與精神世界,培養學生藝術欣賞能力,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和審美素質,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創新能力與合作意識。

      8、中國歷史

      本課程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等內容,由15個單元共28課組成,結構清晰、內容充實、通俗易懂。力求貫徹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努力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文化素養。

      9、物理

      ??? 它由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組成,主要內容有力學知識、電磁學知識、熱學知識,以及十個力學和電磁學實驗。其特點是:力求以力學、電磁學、熱學中的經典理論為主線,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以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中心,并盡可能地反映當前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以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對中等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專業基礎課程

      1、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了解電阻、電容、電感等各種電子元器件的特性與作用;理解簡單電路的基本原理與特性;了解電路的各種分析方法,能對給定的電路進行電壓、電流、功率等參數的計算;能繪制信號的波形圖,掌握中級以上裝配電工應知理論知識。???

      了解電工儀器儀表的構造與工作原理,能正確使用常見電工儀器儀表;能運用電氣測量技術檢測調試一般電路;能對測量數據進行一般處理,并能繪制實驗曲線;了解與本課程有關的技術規范;能對一般的電氣線路進行故障分析與排除;掌握安全用電常識。?

      2、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

      系統地介紹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相關內容。主要包括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電源適配器、擴音機、電池充電器、穩壓電源、無線話筒、聲光控開關、數字鐘等所涉及的理論、實踐知識。全書共分八個項目,各項目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獨立成章,體現了項目教學的思想。

      3、電子測量儀器

      了解電子測量的基本知識;了解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術指標;理解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現代智能儀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對測量結果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能根據被測對象正確地選擇儀器;熟練掌握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確使用儀器完成基本測量任務;能對電子測量儀器進行維護

      4、電子產品市場與經營

      了解電子產品市場與經營的特點與規律,了解市場營銷學的產生、發展及基本理論,理解和掌握企業的四種主要營銷策略。

      5、傳感技術及應用?

      了解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典型壓力、溫度、光電傳感器的外特性,并能根據使用要求進行查表選型;掌握幾種常用物理量(如長度、速度、壓力、溫度、磁場等)的測量方法,會分析典型傳感器的應用電路。??

      6、維修電工

      主要內容為:鉗工基礎知識,常用電工工具及防護用具的使用,常用電工材料,電工儀表的使用,照明及動力線路的安裝與維修,變壓器的結構、應用及檢修,電動機的結構、應用及維修,常用低壓電器的選用、安裝及維修,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安裝與維修,常用機械設備電氣控制電路的安裝與維修,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模擬電路的安裝與調試,數字電路的安裝與調試,供電與安全用電,可編程控制器的使用與維護。

      7、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

      主要學習繼電器控制系統及PLC的基本硬件結構與工作原理及應用。繼電器控制系統主要介紹基本元件、經典的電氣控制電路和控制過程原理。PLC控制系統主要選西門子200系列PLC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應用,選擇幾個有實際應用的工程案例講解工作過程,要求學生能掌握應用電氣自動化行業基本的讀圖能力、專業工具應用能力,具備使用PLC進行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與調試等方面能力。

      (三)專業核心課程

      1、電子線路CAD??

      了解常用電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參數和外特性;理解各種基本的模擬與數字單元電路的組成與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種常用電子線路并能說明電路中每個元器件的作用;能計算簡單電子線路的參數;了解通用集成電路(IC)的性能特點,能畫出常用IC應用電路;能查閱電子器件手冊及有關資料并合理選用。???

      能熟練操作各種常用電子儀器;能熟練搭接實驗電路并用各種測量儀器對電子線路的各種參數進行檢測與調試,能正確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測試結果并進行分析;能繪制各種測試曲線;能分析并排除典型電路故障;能編寫符合要求的實驗報告。

      2、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

      內容包括單片機的基本原理、8051系列單片機的結構、MCS-51指令系統、編程技巧、存儲器的擴展方法、中斷、并口、串口、定時/計數器的結構與原理、功能器件的應用、C語言編程,以及單片機控制系統的硬件設計、軟件調試等。由于本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所以在內容上既注意講述有關單片機的基礎理論,也注意介紹在開發應用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 為適應近年來單片機技術的發展,本書強調功能器件的原理與應用、存儲器與接口的串行擴展技術、對PC的串行通信、KEIL C51軟件的使用以及有關操作調試方面的內容,同時有小少應用實例,以提高學生開發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能力。

      3、電子產品裝配?

      理解電子產品的工作原理和各個電子元器件的作用;了解電子產品制作工藝、散熱設計、減振、屏蔽的基本知識;掌握元器件布局、走線的知識;掌握印制線路板設計的步驟、方法;掌握工藝文件編制原則、要求。具有根據電原理圖設計印制電路板的能力;能對典型電子產品進行工作原理分析;能調試組裝、中等復雜程度的產品整機。

      (四)選修課

      1、就業指導?

      本課程是職業教育的特色課程,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掌握求職技巧、培育創業意識、順利進入社會的重要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國家就業政策及法律法規、社會組織結構、產業與社區、求職技巧、創業意識與能力、創業政策法規、小企業管理技能等。

      2、經濟政治與社會

      教學要求: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基本觀點和我國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有關知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會現象、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教學內容:商品交換、消費、生產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參加政治活動;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八、專業素養訓練

      (一)入學教育

      對學生進行基本軍事訓練,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增強學生的紀律觀念;對學生進行專業概況介紹,形成初步的專業意識;進行法律和紀律教育,培養學生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各項紀律的自覺性;進行安全和衛生知識教育,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進行初步的就業指導教育,使學生從入校起就樹立職業意識,激發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潛能。

      (二)畢業教育

      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愛國愛校的思想教育、文明離校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誠信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進行自我總結,畢業鑒定;舉行畢業儀式;吸收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創業觀。

      (三)教學綜合實訓

      強化電工、電子線路、電子產品的裝配、電子產品的檢驗等專項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習慣,通過綜合職業素質的實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職業技能考證

      1.電子裝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電工初、中級證書。

      (五)頂崗實習

      九、實踐教學建議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該專業基本的教學原則。因此,教學必須強調實踐,突出實踐。

      本專業實踐教學科采用以下形式:

      (一)操作演示和訓練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采用在課堂理論教學中輔以操作演示或單獨開設操作訓練課兩種辦法

      (二)實習

      實習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主要環節,也是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培養職業意識、養成職業習慣的重要措施。實習應盡可能安排在設備先進、管理良好的電子企業,實習時間為2個學期。????????

      十、教學活動時間分配

      (一)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活動時間分配

      表3 教學活動時間分配表

      項目

      周數

      學期

      教學實訓

      頂崗實訓

      入學教育

      ?

      ?

      公益

      勞動

      ?

      合計

      18

      1


      1


      1

      1

      1

      23

      18





      1

      1

      1

      21

      18

      1




      1

      1

      1

      22

      18





      1

      1

      1

      21

      18





      1

      1

      1

      19



      20


      1

      1



      22

      合計

      90

      2

      20

      1

      1

      6

      5

      5

      128

      備注:入學教育包含學生軍訓。

      (二)教學總學時分配

      表4 教學總學時分配表

      序號

      課程類型

      課程

      門數

      教學課時

      實踐學時

      比例(%)

      理論課

      實踐課

      總學時

      1

      公共基礎必修課

      13

      768

      192

      960

      20.00

      2

      專業必修課

      專業基礎課

      7

      230

      154

      384

      40.10

      3

      專業核心課

      3

      112

      144

      256

      56.25

      4

      綜合實訓課

      1


      1260

      1260

      100.00

      5

      選修課

      7

      256

      128

      416

      50.00

      總計

      31

      1366

      1878

      2924


      本專業開設課程31門(其中必修24門,專業選修7門)、專項教學活動及實踐教學項目5個。

      三年總學時3056課時,其中課程教學1612學時,實踐教學1444課時。其中公共基礎課934學時,占課程教學的31%;專業技能課756學時,占課程教學25%;選修課課時324學時,占課程教學11%。實踐教學課時1384學時,其中課程實驗實訓728學時,教學綜合實訓56學時,入學教育及軍訓60學時,社會頂崗實習600學時。

      (三)課程設置與教學進程。

      ?

      ?

      ?

      ?

      表5??????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進程


      ?

      ?

      課程性質

      ?

      ?

      ?

      序號

      考核

      學期

      學時分配


      總學時數




      ?

      ?

      ?

      ?

      ?

      ?

      ?

      ?

      ?

      ?

      ?

      必修

      1

      《習近平讀本》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

      36

      36



      2

      職業生涯規劃


      1

      36

      36



      3

      心理健康


      2

      36

      36



      4

      哲學與人生


      3

      36

      36



      5

      職業道德與法治


      4

      36

      36



      6

      語文

      1,3

      2,4,5

      180

      180



      7

      數學

      1,3

      2,4,5

      180

      180



      8

      英語

      1,3

      2,4,5

      180

      180



      9

      信息技術

      1

      2

      144

      72

      72


      10

      體育與健康

      1,3

      2,4,5

      180

      36

      144


      11

      公共藝術


      2

      36

      18

      18


      12

      中國歷史


      1

      36

      36



      13

      物理


      2

      72

      52

      20


      ?

      ?

      ?

      專業

      專業基礎

      能力

      14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

      1


      72

      52

      20


      15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

      1


      72

      52

      20


      16

      電氣控制與PLC

      3


      72

      26

      26


      17

      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3

      36

      26

      10


      18

      電子產品市場與經營

      4


      36

      36



      19

      電子測量儀器


      3

      36

      18

      18


      20

      維修電工

      4


      96

      32

      64


      專業核心課

      21

      單片機技術與應用

      2


      96

      48

      48


      22

      電子產品裝配

      3


      108

      44

      64


      23

      電子線路CAD

      4


      72

      26

      26


      ?

      選修課

      25

      就業指導


      4

      36

      36



      26

      經濟政治與社會


      3

      36

      36



      27

      電子產品檢驗


      5

      36

      36



      28

      電路板電路維修技術


      5

      72

      26

      26


      29

      電力電子變流技術


      5

      72

      26

      26


      30

      音響設備維修技術


      5

      72

      26

      26


      31

      電機與電力拖動項目教程


      5

      72

      26

      26


      周課時數








      總 ?????計

      2280

      1506

      774


      ?

      授課學期、周數、周課時安排

      一學年

      二學年

      三學年

      1

      學期

      2

      學期

      3

      學期

      4

      學期

      5學期

      6學期

      18

      18

      18

      18

      18

      20


      2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4





      2

      2

      2

      2

      2



      2





      2






      4





      1

      4







      4







      4






      2







      2





      2







      6




      6







      6



      1




      4






      2





      2








      2







      4







      4







      4







      4


      2

      26

      26

      26

      26

      26

      30

      56






      600


      ?

      十一、實施保障與質量管理

      (一)師資隊伍

      1.公共課教師應具有與任教課程對口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中職教師資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有較強的教學能力。

      2.專業課專任教師應具有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中職教師資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具有扎實的本專業相關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能夠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科研研究。

      3.實習指導教師應具有與本專業對口的??埔陨蠈W歷,并在企業一線崗位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

      (二)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主要包括能夠滿足正常的課程教學、實習實訓所需的專業教室、校內實訓室。

      1.專業教室基本條件

      一般配備黑板、多媒體計算機、多功能一體機、音響設備,互聯網接入,并具有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安裝應急照明裝置并保持良好狀態,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逃生通道暢通無阻。

      2.校內實習實訓室

      表6 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室)配置與要求

      序號

      實驗實訓

      基地(室)名稱

      功能

      (實訓實習項目)

      面積、設備名稱及臺套數要求

      容量(一次性容納人數

      1

      PCB板實訓室

      PCB板繪圖及制板

      臺式電腦1臺、印制電路板設備6臺

      40

      2

      電子工藝實訓室

      電子組裝、焊接、檢測

      操作臺24套

      48

      3

      電工基礎實訓室

      電工維修、電子焊接

      操作臺16套

      32

      4

      技能提高實訓室

      電氣安裝、PLC、單片機競賽訓練

      電氣安裝、PLC、單片機競賽設備共6臺

      14

      5

      維修電工實訓室

      電工、電器實訓

      操作臺24套

      48

      6

      電子電工綜合實訓室

      電子焊接、調試、檢測

      操作臺24套

      48

      7

      單片機實訓室

      單片機控制

      操作臺25套+25臺電腦

      50

      8

      PLC實訓室

      電氣控制、PLC程序設計、自動化設計

      操作臺25套+25臺電腦

      50

      ?

      (三)專業教學資源

      主要包括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室專業教學研究和教學實施需要的教材、圖書及數字資源等。

      1.教材選用基本要求

      (1)按照國家規定選用優質教材,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如果沒有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原則上征訂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進入課堂。建立由專業教師、行業企業專家和教研人員等參與的教材選用團隊,經過規范程序擇優選用教材。

      (2)由于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行業發展速度迅猛,在教材的選定上優先選用5年內優質的國家規劃教材、行業教材。

      (3)教材內容應體現先進性、通用性、實用性,使教材更貼近專業的發展和實際需要;體現任務項目引領、職業能力導向課程的設計思想,結合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各崗位職業需求,創新內容,科學設計,方便學生課后線上學習。

      2.圖書文獻配備基本要求

      (1)圖書文獻配備能滿足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師生查詢、借閱。

      (2)專業類圖書文獻包括:有關電子產品裝配、電子電路分析、電工考核、單片機的圖書、期刊、資料、標準、規程、圖集和手冊等。

      3.數字資源配備基本要求

      建設、配備與本專業有關的音視頻素材、教學課件、實訓軟件、數字教材等專業教學資源庫,種類豐富、形式多樣、使用便捷、動態更新、滿足教學。

      (四)教學方法

      1.信息化教學

      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利用智慧職教、世界大學城、藍墨云班課等相關平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課堂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及應用。課程教學采取翻轉課堂,課前導學,課中以項目、任務、案例為載體,開展參與式、討論式、實戰式等方式引導教學,課后采取教學評價、學生總結等方法,實現線上線下,課內課外,虛擬與實踐的評價系統。

      2.多元化教學手段

      按照“教、學、做合一”的總體原則,根據課程性質,采用班級授課、分組教學、現場互動、翻轉課堂等形式組織教學;應用操作法、案例法、任務驅動法等現代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移動互聯通信設備、多媒體、網絡等信息化手段實施教學,積極開展師生教學互動,大力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3.“課堂教學+實訓”

      本專業主要采取課堂教學+實訓的形式開展教學,突出實訓技能模塊,使職業教育特色更加鮮明。根據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不同,課程可設置為理論講授、課內實訓、集中實訓等教學模塊,將實踐教學通過課內實訓完全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真正做到“教、學、做”的統一,從而確保實踐性教學得到凸顯。

      (五)學習評價

      1.評價理念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注重對綜合素質的評價,突出專業課程與實踐崗位對接的特點,建立吸納行業企業和社會有關方面組織參與的形成性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2.評價要求

      (1)各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選擇要符合本校相關規定。

      (2)對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內容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

      (3)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

      (六)質量管理

      1.建立專業建設和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機制,健全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完善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實習實訓以及專業調研、人才培養方案更新、資源建設等方面質量標準建設,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達成人才培養規格。

      2.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日常教學組織運行與管理,建立健全巡課、聽課、評教、評學等制度,嚴明教學紀律,強化教學組織功能,定期開展公開課等教研活動。專業教師一學期須參加聽課評課5次,專業負責人和教研組長聽課評課不少于8次。

      3.改革傳統的學生評價手段和方法,采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多種評價方式;應充分利用評價分析結果有效改進專業教學,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4.關注課程學習評價的多元性,結合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平時測驗、實驗實訓、技能競賽及考試等多種方式,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對在學習和應用上有創新的學生應予特別鼓勵,全面綜合評價學生能力。

      5.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社會評價機制,并對生源情況、在校生學業水平、畢業生就業情況等進行分析,定期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目標達成情況。

      十二、畢業要求

      1.符合國家、省教育行政部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

      2.思想品德評價合格,身心健康。

      3.修滿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

      4.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考核合格。

      5.符合學校的有關畢業要求。

      十三、人才培養方案編制的有關說明

      (一)“1+X”證書制度及職業資格證

      實行課證融通制度。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我校將根據國家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要求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同時也鼓勵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可置換相關課程,具體見下表:

      ?


      表7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轉換課程表

      序號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級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可置換的專業必修課程

      備注

      1

      電子裝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初級

      電子產品裝配


      ?

      (二)動態調整機制

      本方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年度診改結論,會適時對課程和相關安排進行調整,以確保人才培養質量達到培養目標。

      ?

      ?

      ?

      郴州市理工專業技術學校

      ????????????????????????????????????? 2020年10月20日

      ?

      ?

      ?

      2021級郴州市理工學校---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掛網).docx


      招生熱線:0735-2128616 2128619 校址: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橋口鎮 郵編:423042 網址:www.hg0068f.com
      備案/許可證編號:湘ICP備2022007681號-1 湘教QS6_201311_001656 郴州公安網監備案:43100043014-18001
      郴州理工學校(郴州農校)是郴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
      韩国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免费欧洲美女牲交视频 九九影院理论片在线 五月天色婷婷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国产一二三区无码免费
      <track id="rxlhj"><dfn id="rxlhj"></dfn></track>
        <form id="rxlhj"></form>

          <form id="rxlhj"></form>

          <listing id="rxlhj"><mark id="rxlhj"><listing id="rxlhj"></listing></mark></listing>